新闻

跨界女高音歌唱家龚婷 | 直到学习声乐,我才找到了自我

日期:2021/08/27  点击:990 次

十七岁我开始学习声乐,声乐让我找到了自我。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亮点,我很幸运,我找到了我的这个点。——跨界女高音歌唱家 龚婷

“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这句来自《红楼梦》的诗句,用来形容跨界女高音歌唱家龚婷的外貌实在是再适合不过了。采访开始之前,她就安静地坐在那,“柳如眉,云似发”,气质温婉娴雅,大方而又艳丽,在交谈中,她淡淡的酒窝、新月般弯弯的眉眼、轻柔的话语,都散发着如桃花烂漫的温柔和煦。

有着多次出国演出经验的她,在倾听欣赏了许多不同国家的声音后,龚婷一直认为“音乐无国界”,正如她所说“因为各种语言的语感是很美的,也许我听不懂他的歌词,但是我能够从中获得共鸣。那就像云南的音乐,不管是哪个少数民族,只要是做到了极致的音乐,我都认为是非常美的一件事情。”她每到一个地方,都会为当地观众带去云南的音乐,这是流淌在血脉里的音符,也成为她的一生形影相伴的事业。本期钟声艺术家专访,让我们走进跨界女高音龚婷的世界,了解一个更加细腻,更加成熟的龚婷。



龚婷的祖籍是云南西畴,却出生在吉林四平。母亲为了让龚婷能有一技之长,思忖着该让小龚婷学习哪种乐器才能不成为平庸之辈。在当时的东三省正流行着一种乐器——手风琴,她母亲作为地地道道的吉林人,最终为小龚婷选择了手风琴。四岁的龚婷在母亲的无限希冀下,便开始学习手风琴,而这一学,就长达十三年之久。




天生带着含蓄温婉气质的龚婷,对如此明朗、欢快的乐器并不上心,但在学习手风琴的过程中,十多年的坚持并没有白费,常年浸染在音乐中,让龚婷有着非常优秀的音乐修养,学习手风琴的过程中,不断接触到国内外的音乐作品,积攒的童子功还为龚婷打下了十分牢固的音乐基础,这也为她之后的音乐道路做好了铺垫。

在龚婷八岁的时候,举家迁回云南,定居于昆明。这座温润优雅的城市,激发了龚婷身上声乐的艺术细胞。到了高中二年级,龚婷第一次接触到了声乐,当时的龚婷戴着厚厚的眼镜,个子也不高,再加上有点微微的驼背,各方面条件都并不是很突出,当下定决心将声乐作为第二专业时,并没有老师愿意接受她,直到龚婷遇到了改变她一生道路的老师王静,才开始了声乐之路。



跟着王静老师,龚婷感受到声乐是如此的美妙,直到现在回忆起当时的时光,也不由地感慨“学习声乐和学习手风琴,这在我看来完全就是两个世界。”学习手风琴的时候,对力量的控制也不够,常常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花的功夫也不够,所以龚婷永远是那个刚上及格线的同学,但这却在不知不觉中练就了龚婷扎实的视唱练耳基础。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龚婷开始展现她身上的声乐天赋,无论是从理解还是实践上,她都比别的同学快很多。在最初学习的阶段,龚婷还是一个模仿的过程,但是在经验和时间的慢慢沉淀中,龚婷终于从一块璞玉琢成美玉。

考取大学时,成绩优异的龚婷虽然顺利通过了上海音乐学院的招生,但是在家乡昆明和遥远的上海之间,龚婷选择了前者,她深深明白“找到一个好老师,也许会比去到一个好学校更重要”,最后龚婷选择了云南省艺术学院开启声乐新旅程。龚婷是幸运的,在四年的云艺时光中,她遇到了一位十分负责、艺术修养极好的声乐教育家——武红梅教师,老师的用心和付出没有白费,龚婷并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她心无旁骛地跟着老师学,在学校八个学期她的专业考试均为全班第一。




大学毕业后的龚婷,毫无悬念地考进了云南省最好的演艺单位——云南省歌舞剧院,在省歌担任八年独唱演员的日子,给龚婷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每当龚婷想起时,往事都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八年近八百场的演出,让龚婷的演员素养深深刻在心中,正如她在采访中所说“我想我一辈子都会把自己当成一个职业演员看待。”



成为跨界歌手,源于一次偶然的机会。2007年时,龚婷的高中同学张云岗找到了她,在张云岗的帮助下龚婷唱了一首流行作品。唱了十多年的美声,龚婷突然意识到,流行音乐可以让她更加多变,这对于喜欢探索和创新的龚婷来说,她找到了新的一种音乐形式,新的一种表达方式。在2008年的时候,省委宣传部选送龚婷到上海音乐学院学习时,龚婷选择了和流行音乐相关的音乐剧表演专业。在上海求学的日子里,龚婷开始对流行作品和音乐剧有了更多的理解,对音乐有了一种更多元的、更丰富的一种思考,并开始成为一名跨界歌手,同时也遇到了她一生最重要的良师益友之一的李棠老师。


李棠老师的父亲是我国著名的歌唱家李光羲先生。龚婷特别感谢李棠老师——“她颠覆了我很多理念,同时她也是我的良师益友。她真的教了我很多,对我的影响极大,我非常爱她。”龚婷在上海学习期间,很多谱子都是李老师从美国带回来的,每次上课,李老师都会带着厚厚一沓她亲自印的谱子和亲自刻录的光碟。在唱歌的道路上,龚婷是极其幸运,除了李棠老师,作曲家刘晓耕老师、中央音乐学院孙东方老师、省歌舞剧院马薇老师、还有大学毕业后就在扶持、帮助、指导龚婷的宗庸卓玛老师。这些老师都是龚婷声乐道路上的指路明灯。



2012年到2013年,龚婷被省委宣传部送至北京,师从中国一线歌剧、音乐剧导演陈蔚,学习音乐剧和歌剧导演,这为龚婷之后当导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两段求学经历,让龚婷在2012年之后,开始将音乐剧的一些成分融入在整个舞台的呈现当中。但是无论是北京的演出也好,云南的演出也罢,作为导演的龚婷对这些舞台并不满意。直到2016年,在为聂耳的母校昆明学院打造聂耳品牌的演出时,龚婷的导演理念彻底改变了。那场晚会上,没有主持人,只有一位饰演聂耳的同学坐在舞台的最左边,在一束光下写日记,而聂耳的日记内容作为幕后音,讲述聂耳短暂辉煌的一生和故乡、祖国的发展关系,和亲人的关系。这是对传统歌舞晚会的一次创新探索。



在这之后,龚婷彻底改变了以往囿于原地的思想,在导演事业上,她在不断地突破自我、挑战自我,而之后的音乐剧《阿佤人民再唱新歌》,便是龚婷多年学习的成果。

这部音乐剧源于时任昆院校长黎素梅教授和西盟县委书记杨宇女士的提议,她们想用艺术的形式表达对西盟高质量脱贫壮举的赞叹,这部剧便在天时地利人和之下诞生了。特别邀请了国家一级编剧杨耀红创作这部剧,马克老师担任作曲,舞蹈编导是韩国籍的张恩淑,导演则是中国目前一线的商业音乐剧导演高瑞嘉,男主角为云南籍著名歌唱家扎西顿珠。优秀的剧本遇上行业内顶级的制作团队,音乐剧《阿佤人民再唱新歌》成为了高质量的云南本土剧目。该剧的制作人,就是龚婷。


 

在龚婷身上,除了歌唱家、导演、制作人等角色,在2010年,她还成为了昆明学院的一名声乐教师。龚婷直言“其实刚开始我并不喜欢教师这个身份,因为在我当导演的时候,我接触到的都是专业的演员,而当教师时,我接触到的都是音乐师范类的学生。”在面对这种落差感的时候,龚婷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能够从事声乐教学,但是在之后的日子里,龚婷慢慢找到了当老师的热情,“我哪天能把一个连谱子都不识的非专业人士,给他教成一个非常热爱唱歌,而且唱得不错的人,最主要的一点是他身心愉快,他整个人有幸福感,这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成功了。”


现在的龚婷,只钟情能唱出歌曲“灵魂”的曲目;面对生活,她多了几分从容和淡定。龚婷在音乐的世界中活得越来越自在,她也相信言辞无法描述的情感,音乐总能帮我们到达,或许在龚婷还不知道什么是音乐的时候,音乐已经深藏于她心了。


 



如果时间能够倒流,您还会选择手风琴、选择音乐吗?



如果时间倒流,我还是会选择音乐。我小时候挚爱的是舞蹈,但是我的母亲一直说,你愿意站在后面一大堆人跳舞呢?还是愿意在舞台上伴奏去拉手风琴呢?我太想告诉她,我还是想跳舞。因为即使成为群众演员,我也愿意,因为我高兴,这个是我所热爱的。但是我为了让我母亲高兴,我就顺从她,选择了手风琴。如果再让我选择,我会选择学一种乐器,因为这样我才会有好的音乐基础,但我应该不会再选择手风琴。




未来您自己是有怎样的一个计划呢?或者对自己有一个怎样的打算?



音乐剧《阿佤人民再唱新歌》,我能做多少我都会去尽量做。两年多了,这部剧就像是我的孩子,我有着深厚的感情。不管有多大的困难,我都会一直去关爱这个剧。如果可能的话,我还会再做一部跟《阿佤人民再唱新歌》完全不一样的剧,让我的生命丰富多彩。

我很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我会教好书,我会花很多精力去在我的声乐教学上。昆明学院现在是飞速发展阶段、跨越式发展阶段,我们学校发展得非常快,我特别荣幸我能来到昆明学院,昆明学院给了我很多平台,成就了我。现在的我,当然在我看来我还有太多太多不足,但是学校给了我很多展示的平台,而且学校重视我,让我担任音乐学院的副院长,希望我能在舞台实践这一块,为学校做贡献,这是我的荣幸。我现在的家也搬到了昆明学院,我们学校经常有一句话,“爱校如爱家,爱学生如爱自己的孩子。”我觉得我自己做到了。